原创内容

海尔换帅,张瑞敏隐退

炣燃科技11月12日讯(李琳)又一位大佬退了。

日前,张瑞敏辞任了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

如果不是11月5日海尔集团召开的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或许张瑞敏不会再一次走进公众视野。

在这次会议上,海尔创始人张瑞敏主动提请: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不过,新一届董事局邀请张瑞敏担任新一届董事局名誉主席。

一时间,舆论感慨不已。有媒体甚至写道:“2021年11月5日,是中国家电工业历史上一个最值得记录的日子。”

张瑞敏曾成就过海尔,即使今天的海尔不再有昔日刺眼的光芒。

临危受命,怒砸冰箱

37年前的1984年,是中国商业史上极具节点意义的一年。

这一年,33岁的王石在深圳成立了一家做内地企业及港口中间商生意的公司,40岁的柳传志在北京带着中科院投资的20万元人民币开始创业。而35岁的张瑞敏临危受命,接手了资不抵债的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集团前身)。

他先担任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副总经理,成为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国外生产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后于当年12月26日出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并制定了第一个发展战略——名牌战略。

彼时的青岛电冰箱总厂,营业额只有348万元、亏空高达147万元。他回忆道:当时青岛电冰箱总厂欢迎我的是53张请调报告,工人上班8点来钟,9点钟就走,10点钟随便在大院里扔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厂内一盘散沙,厂外负债累累,张瑞敏举步维艰。

1985年,一位用户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存在质量问题。

当时,张瑞敏得知后非常重视,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还有76台问题冰箱。

很多人觉得问题不大,提出处理办法: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但注重质量的张瑞敏却采取了“极端方式”: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这76台问题冰箱当众砸掉。

那是一个物资紧缺、开工资都困难的年代,冰箱算是“奢侈品”。员工们听说要砸冰箱,都心疼的不得了。但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76台有质量问题的冰箱出厂,就等于允许工厂明天再生产760台同样的冰箱。”

张瑞敏让员工把这76台问题冰箱搬出来,自己亲自举第一锤砸冰箱,然后让员工们亲手砸冰箱。

这一柄大锤,伴随着砸冰箱的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员工们的质量意识。而这一柄大锤,也早已经被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

这一笔浓墨重彩的“砸冰箱”,或许是海尔于1988年12月获得中国电冰箱史上第一枚质量金牌、于1990年先后获得国家颁发的企业管理“金马奖”、“国家质量管理奖”的原因之一。

在其他企业逐步增强质量意识的时候,张瑞敏敏锐地意识到,质量上去了,服务也要跟上。

张瑞敏发现,购买家电的多数是搬新家的用户,服务人员穿的塑料鞋套极易粘上沙粒,对崭新的地板产生划痕,于是他要求海尔的服务人员换成布鞋套。

而后,针对消费者外出维修家电难的问题,海尔推出了“上门维修”服务,并喊出“真诚到永远”的口号。这一举措也引发了同行的效仿,最终使“上门维修”成为家电产品的必备服务。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1991年12月,张瑞敏成立了海尔集团,他担任总裁,并制定了海尔第二个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他带领海尔抓住机遇,建设中国家电业第一个工业园——青岛海尔工业园,并兼并了包括洗衣机、电视机、空调在内的多个企业。更为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张瑞敏带领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兼并原红星电器,后来,“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案例被选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

由他主导的青岛海尔股票上市,当年发行5000万股,每股发行价7.38元,募资3.69亿元。

随着时代的发展,张瑞敏提出了第三个发展战略——国际化战略。

当时的他毅然决定走出国门,投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建立海尔美国工业园。

30多年的创业创新,张瑞敏引领海尔经历了六次发展战略变革。

此外尤为一提的是,2005年,张瑞敏首次提出“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人”是员工,“单”是用户,“合一”意为把员工和用户相连,将员工的价值和用户的价值合一。这种模式中的管理者不对员工进行管辖,只需要为员工创造平台,发挥其能力,让员工因用户而存在。

哈佛商学院三次将海尔作为案例讲述,其中,海尔凭借着“人单合一”理论在三年内两次入选。目前该理论已进入斯坦福商学院、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瑞士IMD商学院等国际顶级商学院。

在“人单合一”模式下,海尔从出产品的企业变成了出创客的平台,搭建了人人都有机会成为创业家的平台,将企业家精神从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精神转向了德鲁克“人人都是CEO”的精神。

随着“人单合一”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张瑞敏创新提出“用户乘数”“创客所有制”“共赢增值表”“生态品牌”等众多管理新概念、新工具,丰富并完善了其管理理论体系。

一路走来,张瑞敏传奇般地把1984年营业额只有348万元、亏空高达147万元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发展成为了一个2020年全球营业额超3000亿元、利税总额超400亿元的全球化企业,其中,海尔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之一的海尔智家荣居世界500强。

2021年,海尔连续3年作为全球唯一物联网生态品牌蝉联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生态品牌新物种海尔生物医疗已成功上市科创板,成为科创板科技生态第一股。

只是,海尔响当当的名气似乎只存留在80一代的成长记忆中。对于90后、00后来说,海尔几近透明。

海尔似乎也出现了问题。2004年,美的、格力的营收只有200亿元左右,而海尔轻松实现1016亿元销售额。8年后,美的和格力反超海尔。

张瑞敏曾在出席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时表示,海尔在2013年已经悄然裁掉了1.6万人,多为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并计划2014年再裁员1万人。当时海尔这一裁员计划被指力度过猛,一度掀起轩然大波。

2019年,海尔因“员工午休”事件再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此外,在知乎等平台,有关海尔的吐槽并不少见。

有媒体将海尔远远落后于同行的原因归结于张瑞敏的“沉浸式”组织变革上。不过,张瑞敏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如今,张瑞敏主动提请不再参与新一届董事提名,更是首创了一种使海尔在转型成为生态型企业后仍然可持续进化的传承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