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

科学和艺术融合,上海举办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

本次学术节以“创享未来”为主题。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与艺术相结合成为促进全球城市更新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并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艺术如何与科技相融合,赋能城市发展?11月26日-28日,2021创享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就这个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上海作为全球创意城市‘设计之都’,正致力于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并将‘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城市五大定位目标之一。上海宝山作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正奋力推进区域产教深度融合、深化产城联动机制与优化新兴产业结构,来推动区域的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与高品质发展。”在开幕式上,学术节总策划、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表示,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学术节的举办正是缘于这个背景。学术节以“创享未来”为主题,由“2021创享未来——上海科创•艺术与城市”TED思想论坛和“AI艺术与城市进化”、“数字交互与创意生活”、“美育行动与城市营造”、“艺术走进未来”五大板块论坛组成,围绕科技、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建立城市发展新格局、塑造城市科学发展观、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青年创意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讨论,旨在为各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打造一个“科创与艺术•城市”更新领域最具价值的思想平台,让前沿思想和观点得到碰撞,为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建设建良言、献良策。

活动由五大板块组成,包括“艺术进未来”“AI艺术与城市进化”等。

“面向新时代,美术教育如何与科技相融合,赋能城市发展,提升城市软实力,这是作为一名艺术家、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常在思考的问题。”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钢说,“面对一个充满挑战的未来,技术以令人惊诧的速度和前所未有的力量介入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希望以本次学术节作为契机,让艺术与科技、城市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与智慧。”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长金亚秋认为,在近现代,上海一直是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现代科学和艺术,都自上海进入中国。徐光启第一个翻译了《几何原本》,引进“几何学”,中国才开始有了近代算学教育。在上海担任复旦公学校长的严复,翻译出版了重要的科学巨著《天演论》,引入了宇宙学、逻辑学、进化论等科学思想。中国的第一个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出现在上海,第一个美术教育机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立于上海……“谈到科学和艺术的时候,往往认为这是两波人,科学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做的工作,艺术是艺术家做的工作。但他们都是创新性劳动,本质是从杂乱的现象中整理出规律。”金亚秋说,科学和艺术的融合会突破传统,迸发出新的创造力,特别是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并进,会提升全社会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工作。“据报道,上海市在2021年有200多项重点项目在建设,还不包括各个研究院所、各个单位自己的重点项目研究,其中包括了科学、艺术、科学普及、娱乐等方面的工作。上海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条件,相信一定能够在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并进发展中,上海能像以往一样作为‘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窗口和发展基地’。” 金亚秋说。

圆桌会议。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从“后疫情时代”出发,探讨了疫情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在他看来,后疫情不是疫情的终结,而是疫情的常态化,进入了生活领域,对文化的影响将是深刻而深远的。“人们如何应对疫情和后疫情时代的历史状况?文化是重要的解决方案,大家都通过文化寻找某种可能性、创造某种认同感。”张颐武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世界未来、人类未来探索的文章和艺术创作越来越多,一方面这些表述充满了失语和迷惑,另一方面也交织着对新世界的看法,交织着希望与可能性。“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口号非常朴素‘一起向未来’,但力量是内敛的,充满着对世界的真诚关怀和召唤。‘一起向未来’是平淡的,但是平淡里具有前所未有的感召力气。正如这次会议的题目‘创享未来’,既是创造,又可以分享美好的未来,是对未来的期望。今天的会议有象征意义,我们要创享未来。”教育部长江学者胡洁说,一般人都认为人工智能是科技范畴,但它的前三个字母“ART”是艺术,人工智能从骨子里就带着艺术范儿。事实上,人工智能越来越多地运用在艺术、设计领域。比如,借助人工智能,用2分钟的时间可以生成出上千种未来交通工具的形态。“人和人工智能到底怎么样和谐相处?我认为人应该是确定设计需求,人工智能确定结果及可选的方案,人从中挑选最终方案,人和人工智能协同设计。”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长期致力于非遗保护工作,他认为,科学和艺术的融合,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之所以然”的过程,材料、功能、技术完美融合,科学自然会产生艺术的表现力和美感,在非遗保护领域,“之所以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非遗及非遗的研培工作,对非遗进行系统性研究不仅涉及各非遗事项的专业知识,也涉及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哲学和伦理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涉及广泛的实践。要提倡求真务实、逻辑严谨的学术研究,尊重常识、尊重实践、尊重历史,科学认识和把握非遗的特性及传承演变规律,科学定义非遗及各门类的内涵外延,科学提炼非遗保护理论和知识体系。要提倡双脚不离实践的大地,多做扎实而深入的田野调查,确切了解非遗项目存续、传承的真实情况,真切感知传承人群的生存境况和诉求愿望。要用正确的理念看待非遗,不能用对非遗的错误认知或似是而非的概念、观点来评判生动的实践。要多做历史的、跨学科的和国际比较的研究,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中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伟大复兴。”

论坛现场。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表示:“通过论坛的交流和探讨,一定可以更好地解析和发掘科技艺术与城市更新发展之间的价值,更好服务于社会公众与城市建设。同时我也希望这一活动能够长期延续下去,成为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激发新时代上海发展不竭动力和澎湃活力的智库。”本次学术节在教育部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联合指导下,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市宝山区文化和旅游局、民进宝山区委、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携手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市科学与艺术学会、中国大学生创意节、艺术与设计杂志社、数码设计杂志社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