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

暴发情况与其他国家迥然不同:印度“奇怪”的疫情

来源:腾讯医典

作者:胡博峰 驻印度资深媒体人

随着印度新冠肺炎确诊人数不断增多,印度总理莫迪7天之内两次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其中,3月19日晚的首次讲话呼吁国民采取自我隔离措施,并宣布印度将于22日7时至21时在全国实施“公共宵禁”;24日的讲话则宣布,从25日0时起实行21天的彻底封锁。

要知道,莫迪在第一个5年任期中,总共也就发表了两次全国电视讲话而已。莫迪一反常态的接连讲话,足以说明印度的防疫形势已经不容乐观。印度卫生部4月2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该国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65例,其中累计治愈出院151例,累计死亡50例。

“奇怪”的疫情

印度疫情暴发的情况与欧美国家迥然不同。

1月30日,印度南部喀拉拉邦报告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患者是一名从中国武汉返印的医学专业留学生。随后,该邦又相继报告了第二、第三例确诊病例,同样也是来自武汉的输入型病例。

但在此后的整个2月,印度再未“官宣”任何确诊病例。不仅如此,此前确诊的3名患者也痊愈出院,让人不禁认为,印度将在这场被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定义为“全球大流行”的疫情中全身而退。

彼时,国内的社交媒体上甚至毫无根据地盛传印度人是“人中蝙蝠”的爆款文章。但当时也有人怀疑,认为印度政府是否出于某种理由,比如担心引起社会恐慌而瞒报了数据;或者,有人感染但因症状轻微并未就诊。但无论如何,现在我们已无从得知。

不过,根据印度媒体披露的第一名确诊患者的返印行程,可以做出一些合理的质疑。

该名患者首先乘坐高铁从武汉到达昆明(当时武汉天河机场已经暂停运营),然后从昆明搭乘国际航班至印度西孟邦首府加尔各答,随后再次乘机从加尔各答至喀拉拉邦首府克钦,最后从克钦换乘陆路公共交通工具回家。

在如此长的旅行链条之中,在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之下,竟然全程除患者本人外“零感染”,确实让人颇感意外和费解。但无论如何,印度政府当时的确没有报告更多的确诊病例。

然而进入3月以来,确诊病例数量却开始猛增。3月2日,印度首都新德里、特伦甘纳邦两地各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也是印度境内的第四和第五名确诊患者,两人分别有欧洲(意大利、德国)和迪拜的旅行史。

3月10日后,每日确诊病例基本都以两位数递增。3月18日、21日、25日,更是接连刷新单日确诊病例增幅。

与此同时,印度社会对新冠病毒在该国蔓延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开始蔓延。而这种情绪也并非空穴来风。

尽管从莫迪到卫生部长瓦德汗接连喊话,宣称“疫情形势可控”,呼吁民众保持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的健康习惯,“不必过分紧张”,但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病毒学研究中心前负责人雅格·约翰在媒体上的一番警告,却一下子把印度疫情形势推到了风口浪尖[1]。

他说,“印度可能成为全球疫情的下一个爆点”,虽然印度目前确诊病例数量增长较为缓慢,但以4月15日为节点,“在此之后,这一数字可能10倍增长”。

(印度医学研究理事会病毒学研究中心前负责人雅格·约翰发出警告:“印度可能成为全球疫情的下一个爆点。” 来源:印度时报)

不少新闻同行在与我交流时也认为,印度政府在疫情暴发后采取了关闭边境、加强对到港旅客健康检查等措施,来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但这对于人口密度高,且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印度来说,可能还远远不够。

什么造成了印度疫情“后来居上”

根据非盈利组织“海外印度人在线”统计数据[2],在中国大陆的印度人共约1.5万,而仅在沙特一国的印度人就有410万之多。再看看欧洲地区,生活在英国的印度人最多,共约145万。而意大利、荷兰、德国也都有10万以上的印度人。

(在亚洲的海外印度人,前五名的国家分别为:尼泊尔、沙特阿拉伯、阿联酋、马来西亚、缅甸。中国大陆只有1.5万人,还不及中国香港的2万人。图片来源:“海外印度人在线”官网)

(在欧洲的海外印度人。图片来源:“海外印度人在线”官网)

这样的数据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印度没有在中国发生疫情后,与中东和欧洲地区同步暴发疫情,而是“后知后觉”地在3月才出现病例激增的情况。

由于多种原因,印度与中国的人员交流密度和频度都不算大,每年仅有100多万人次的人员往来,中印两国所有航空公司加在一起,也不过42条航权(目前还未用满)。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只要对中国公民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同时配合严格的入境健康检查,就基本可以有效阻断疫情输入。但当病毒向中东和欧洲国家蔓延之后,情况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语。

仍以沙特为例,印度新德里、孟买、海德拉巴、克钦、勒克瑙等主要大城市,几乎每天都有直达航班,印度与伊朗、欧洲的人员往来规模更是数倍于中国。印度早期的确诊病例也证实,除最初的3例是从中国输入外,其他大部分患者都曾有欧洲或中东地区的旅行史。换句话说,印度3月后激增的病例,不是从中国输入的,而是从与印度人员交往更密切的欧洲和中东地区国家输入的。

此外,之所以印度目前确诊病例总数仍然较少,这与其确诊标准过高、检测能力有限等有直接关系。《印度教徒报》16日的一篇报道说,“印度新冠病毒的单位人口检测率是全球最低的”[3]。

(报道称,印度新冠病毒的单位人口检测率全球最低 来源:《印度教徒报》官网)

(图为全球各国家和地区从发现第100例病例后的趋势变化。可以看出,韩国在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后,增长曲线被明显“压了下来”。来源:《印度教徒报》官网)

(每百万人口的检测人数。可以看出,韩国仍然一个“优等生”,而印度依然垫底。 来源:《印度教徒报》官网)

(各国家和地区开始检测的时间轴。中国台湾是最早开始的,意大利是最晚的。 来源:《印度教徒报》官网)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18日的报道也证实,印度政府目前仍然仅对有疫情国家旅行史,或与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的疑似感染者,且必须在隔离14天结束后出现症状的人进行检测。印度政府表示,“暂时不会像其他国家一样扩大新冠病毒检测范围”。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约1.15万人接受了检测。

我的一名当地朋友日前因出现低烧症状,三次去医院申请检测,但均被医生婉拒——“请明天再来”。从我了解到的消息看,造成这一情况自然有印度检测试剂不足、确诊流程繁琐等客观原因,但标准毕竟都是政府定的。

不过,我并不认为,印度政府存在主观瞒报的情况。在理解这个问题上,必须将主观瞒报造成的低确诊病例,与确诊流程和检测能力造成的低确诊病例区别来看。当然,二者从结果看并没有什么不同。

印度疫情,未来将何去何从?

莫迪在24日的全国电视讲话中宣布,自25日零时起,实施为期21天的全国封锁。他说,希望民众“能够与政府共同合作完成这21天的封锁,否则印度全国会因为疫情倒退21年”。

莫迪在讲话中援引卫生专家的话强调,今后21天对印度的未来至关重要,阻断病毒传播的唯一方式,就是保持“安全距离”。

对于像印度这样一个医疗卫生条件相对落后的人口大国来说,莫迪此言并非危言耸听。我无法想象印度出现疫情大暴发的场景和后果。

全国封锁,这也是印度迄今为止所采取的最“重量级”的抗疫举措。有朋友对我说,“印度连战争期间都没有中止过铁路运输服务,但现在都暂停了,说明形势真的很严峻”。

截至目前,印度境内发现确诊病例最多的地方邦,是西南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马邦”),这里也是金融中心孟买和印度证券交易中心所在地。

马邦卫生部长托普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称,马邦现尚处于“疫情发展的第二阶段”,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断或减少疫情传播,“我们很可能会进入第三阶段,这将意味着感染数量的激增”。根据此前媒体报道,医学专家将疫情在社区范围内传播定义为“第三阶段”。

不过,《今日印度》24日的一篇报道,让所有人的神经都为之紧绷。一名居住在孟买贫民窟的65岁女佣疑似被其雇主(有美国旅行史)传染后确诊。目前,孟买市政和卫生部门已经对该名妇女的全部密切接触者进行跟踪,并对其住所范围内的500户居民进行健康检查。即便如此,许多人仍认为,“如果想要全部追踪到这名妇女所接触的人,是非常困难的”。

印度传染病学专家库马尔表示,“印度当前几乎所有确诊病例都是输入型病例。因此,政府从阻断传染源的角度来说,对外国人入境采取限制措施是正确的”。他认为,在阻断传染源之后,更为艰巨的工作是如何防止出现社区传播。这需要对此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做到全排查,对疑似患者做到全隔离。然而,这对印度的追踪管控能力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据新德里电视台报道,印度旁遮普邦卢迪亚纳市卫生部门首席医务官拉杰什·巴甲表示,该市仅有29名疑似新冠病毒患者被成功追踪,而至少有167名疑似病例“失联”。巴甲介绍说,此前他们收到了一份近期从国外返回印度的人员名单,并负责根据名单“按图索骥”,对其进行医学追踪,“当地警方和卫生部门分成两组进行追踪,警方一组负责寻访119人,目前已找到12人。卫生部门负责寻访77人,目前已找到17人”。

但巴甲承认,剩下还有167人在卢迪亚纳“失踪了”,“无法联系上他们”。巴甲解释说,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旅客并未提供“正确的联系电话和居住地址”,“也有可能是他们更换了联系方式”。

25日是印度进入全国封锁的第一天,社会秩序总体平稳。在此之前的12日,印度政府临时中止几乎所有的入境签证,22日暂停全部国际客运航班到港,也就是说输入的源头被基本堵住了。接下来的20天,境内的社区防控将成为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