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内容

刘强东,即将斩获第四个IPO,京东集团市值突破1.3万亿港元

炣燃科技2月19日讯(郭超)2月16日晚间,京东物流向港交所正式提交招股书,成为继京东数科、京东健康之后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2月17日,港股京东集团-SW上涨6.44%,收报416.80港元,市值突破1.3万亿港元。

2007年,刘强东提出自建物流时,外界对这一举动充满了质疑。在经历了14年的艰辛征程后,京东物流已然崛起成为物流领域的巨无霸,9个月入账近500亿元,坐拥近20万快递小哥,背后也潜伏着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多家创投机构和产业投资。

京东物流一旦完成上市,将会成为刘强东收获的第4个IPO——继京东、达达,京东健康之后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成立14年,估值2500亿,将稳坐第二交椅。

2004年转型电商后,由于业务多为外包,京东平台出现的绝大部分投诉都来自物流环节。直到2005年底京东开始销售笔记本电脑,问题开始爆发了——3C数码类产品价值高,一旦在运送过程中出现问题造成的损失很大。与此同时,消费者也不信任物流,觉得在运输过程中电脑一定会被摔坏。

2007年刘强东提出自建物流,要拿刚刚融来的1000万美元投资物流,刘强东在内部力推京东物流的建设,但引起巨大的争议。主要原因在于,自建物流投入极大,是一个非常重的模式。

反对者认为,一家互联网公司怎么能做物流,迟早企业将被物流拖垮。

一直以来,外界都在质疑京东烧钱,截至目前,京东物流一直属于亏损状态,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分别亏损28亿元、22亿元及1170万元,两年9个月亏损超50亿元。

但在刘强东看来,京东烧钱是建大量的物流中心和信息系统,是实实在在转化成了公司未来的核心竞争力,转化成了用户体验。“为用户体验烧钱,我觉得值得。因为烧钱一定要烧出核心竞争力,任何一家公司烧出核心竞争力你就可以成功。”刘强东曾如是说。

京东物流的第一个仓库落地在北京市海淀区凤凰岭。事实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京东物流体系包含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在内的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六大网络相辅相成,让京东送货速度有了保证。

2012年,京东集团的SKU数量快速增长。凭借自建物流体系,京东物流协助集团将存貨周转天数稳定在40天以下。招股书显示,2020年,京东集团通过京东物流网络处理的线上零售订单中,约90%属于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

2007年起,京东开始自建仓配一体化的物流体系;当年4月,京东设立华南区,覆盖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广东、海南6个省。同年,京东又建立了自己的配送队伍。2009年,在获得新一轮战略融资后,京东决定自建仓库,一个庞大物流版图渐渐浮现。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新资金的刘强东,处处碰壁,2010年找到了人大校友—高瓴资本张磊。本以为这位校友不会慷慨解囊,刘强东对张磊说,需要7000万美金,运转京东的物流,没想到,张磊直接对刘强东说:“要投就投3亿美金,否则不投。说明你根本没看清楚你要做这个事情的困难和挑战,你就得需要这么多钱!”

高瓴资本为何硬要给刘强东3亿美元?因为张磊知道,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最大的遗憾是当亚马逊成立的时候,UPS已经很强大了,而京东在中国完全有机会成为“亚马逊+UPS”的结合体,但要成为这样的结合体,7000万美元远远不够。

在高瓴资本注资京东物流后的第二周,张磊带着刘强东去了美国,双方在沃尔玛总部待了四五天,全面了解沃尔玛的物流网络和仓储系统,并很快在京东展开了供应链再造和物流渠道优化。

至此,京东物流逐渐步入正轨,并成了京东最核心的护城河。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已在全国运营了超过800个仓库,包含云仓在内,运营管理的仓储总面积约为200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了28座大型智能化物流园区“亚洲一号”。

2017年4月,京东物流集团宣布独立运营,并开始向外部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这标志着,京东物流真正向着物流解决方案及服务商的定位进发。

从京东物流独立运营开始,其外部客户收入的占比就不断提升。招股书显示,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从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提升至2020年前9个月的43.4%。

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后的京东物流曾于2018年2月获得过一轮25亿美元融资,背后潜伏着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中国人寿、国开母基金、国调基金、工银国际等多家创投机构和产业投资。这轮融资后,京东物流估值约为135亿美元。

根据多家媒体报道,京东物流估值可能达400亿美元左右。目前几大快递公司,除龙头老大顺丰控股市值超5000亿之外,其余四家市值均在500亿元以下,京东物流预期中的400亿美元市值将稳坐第二交椅。

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达495亿

随着京东物流提交招股书,这家独角兽的经营状况终于浮出水面。

从招股书披露的经营数据看,在过去三年,京东物流在营收数据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严控营业成本,通过“开源节流”来推动实现营收平衡,在2018年京东物流全年亏损尚达到27.6亿元,至2020年前三季度亏损幅度已经降低至约1200万元。

京东物流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378.73亿元、498.48亿元、495亿元,其中,去年前三季度营收较上年同期营收的345.76亿元增长43.2%。

京东物流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毛利分别为10.8亿元、34.32亿元、54.18亿元,其中,去年前三季度毛利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65倍;对应的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9%、6.9%、10.9%。

亏损额度大幅缩减的背后,来看看京东物流在营业成本方面的变化:

员工福利开支占比逐年降低,2018年该项成本占比45.1%,2019年占比39.5%,2020年前三季度占比36.1%;与此对应,外包成本(包括劳务成本)占比逐年上升,上述三期占比分别为27.7%,32.7%以及32.8%(2019年前三季度为30.9%)。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营业成本方面,在人力开支外,京东物流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加大投入,招股申请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内,累计技术投入达到46亿,呈不断增长趋势;这11个季度内,京东物流的技术投入在总收入中的平均占比达到3.4%。

根据招股文件,京东物流拟将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用于:升级和扩展物流网络,开发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和物流服务相关的先进技术,扩展解决方案的广度与深度等。其中在物流网方面,将增加智能仓数量、向下沉市场扩张,并投入和扩大航空货运网络、冷链网络、跨境网络等;在技术投资上,将持续强化技术方面的长期竞争力,包括硬件、软件和算法,以及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技术的应用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京东物流共有员工超过25万,其中仓储、快递、客服等一线员工超过24万。

刘强东旗下独角兽正排队上市

京东物流上市,将会成为刘强东收获的第4个IPO——继京东、达达,京东健康之后的又一家上市公司。

2020年6月5日,达达集团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后股价从16美元/股的发行价涨到45美元/股,市值超100亿美元。招股书显示,作为达达集团最大股东和IPO基石投资者,京东集团持股高达47.4%。随后,京东集团完成二次上市登陆港交所,在港股市值超万亿港元。招股书显示,刘强东持股京东14.7%,拥有高达78.4%的投票权。

更能让外界体会到京东系成长壮大的,是京东四大独角兽阵营的形成。京东系最新诞生的独角兽是京东工业品。去年4月24日,京东工业品已签署2.3亿美元A轮融资协议,投后估值超20亿美元,一跃成为工业品领域内估值最高的公司。至此,刘强东手中京东科技、京东物流、京东工业品四大独角兽,并坐拥京东、达达、京东健康三大上市公司。

2020年6月,京东数科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准备赴科创板上市,并于9月11日提交了招股书。反而是晚于京东数科提交招股书的京东健康迅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20年12月8日至今,京东健康已经从70.58港元的发行价上涨到163.2港元,市值近5200亿港元。

由于蚂蚁集团上市暂停,京东数科的IPO也悄悄放慢了脚步,不过京东数科丝毫没有放弃IPO的脚步。

近两年,刘强东单是去年就卸任228家公司职务,已经退居坐镇幕后,但退居幕后的“东哥”并没有闲着,旗下的独角兽——京东科技、京东工业品正排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