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作者:毛可馨
8月26日,美的置业(3990.HK)披露半年报并召开业绩发布会。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约826亿元,同比增长71%,规模增速位于行业第一梯队。期内会计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57.8%;核心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31.6% ;归母核心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11.2%。
重仓高线城市 规模增速稳健
美的置业重点布局有持续人口流入和经济增长的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报告期内,市占率排名前十的城市贡献销售比例48%,其中当地排名前十的城市数量有21个。一线、二线及强三线城市的销售占比提高到78%,公司表示往后的土地投资仍将集中在这些区域,并努力实现销售占比85%以上的目标。
具体来看,浙闽区域上半年合约销售增速174%,珠三角区域销售增速96%,沪苏区域销售增速59%。公司合约销售均价较2020年同期增长9.3%至人民币12028元/平方米,均价增速优于同梯队房企。
美的置业在拿地方面坚持多元化战略。上半年,公司在19个城市新增土储,新增总建筑面积 440万平方米,新增强三线及以上城市拿地占比87%,新增沪苏、浙闽、珠三角区域总建筑面积占比 65%,较2020年上半年新增提升10%。
在城市更新方面,公司报告期内新增旧改合同面积1077万平方米,估算货值1362亿元。截至报告期期末,累计已转化土储面积287万平方米,累计已转化货值380亿元;同时美的置业开拓新的旧改方向,通过投资顺银产融平台着力村级工业园改造。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旧厂及旧村居待转化的22个项目中,有17个项目位于珠三角。
美的置业执行副总裁王全辉在业绩会上表示,公司城市更新布局将着重珠三角大湾区,贵阳、昆明等有经验的区域以及更新难度较小的旧工厂等项目对象,并且将依据政府旧改政策的方向做相应调整。
预计明年转绿档 多元化业务持续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净负债率已实现五连降,下降至58.2%,现金短债比显著提升至2.21,扣除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4.7%。
美的置业首席财务官林戈在会上称,公司最快明年可以实现“三条红线”全部转为绿档。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按照40%预算拿地,同时加快去化以及回款效率,增加经营性现金流的厚度,以降低对负债的占用以及依赖;二是加快交付结转,增厚净资产;三是善用现在的合作开发模式,保持自己至少有65%以上的权益,通过引入优质的少数股东权益来增加公司的权益资本。此外,未来公司负债结构不会有太大变化,相信融资成本将会进一步下降。
上半年,美的置业新增有息负债融资成本进一步降低至4.74%,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实现5连降,降至4.92%。此外,美的置业持有现金总量321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增长至1432亿元,尚未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增长至899亿元,,现金及金融资源充裕。
市场颇为关心房地产监管政策影响,王全辉回应称,上半年政策收紧确实对回款产生了影响,贷款政策收紧也对成交产生冲击,但公司认为这些影响是暂时的,相信政策会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
“对于下半年,我们监测到7月、8月成交量出现一些下降,也会对9月、10月旺季的数据做动态检测,根据监测情况调整策略。公司三年规划也会在每年进行滚动复盘,根据市场变化做出动态调整。”王全辉称。
“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制造业逻辑,原来依靠粗放式经营和不断加大外部杠杆的逻辑要被颠覆。”美的置业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郝恒乐在会上表示,目前看来从地价到房价的毛利空间都相对固定,能否依靠精细化运营实现毛利就看企业自身能力。制造业逻辑意味着高度重视客户研究,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高度重视产品功能体验以及后端服务,“一定要按照制造业的逻辑来做经营,这也是美的置业的基因和优势。”
此外,美的置业在推进多元化业务探索,具体包括物业服务、商业服务、产业多元化等。公司管理层介绍,物业服务目前合同面积约7500万平方米,争取在今年底达到1亿平方米;产业多元化包括智慧家居、智慧社区等,预计今年新增合同20亿元,全年预计收入增长40%至15亿,第三方业务预计占比50%。
睿住科技作为美的置业“四大主航道”中产业航道的重要载体,上半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截至报告期末,相关产业累计投入超10亿元;整体研发投入超1亿元。公司管理层表示,不排除在适当时间推动睿住科技上市计划。
截至8月26日午间收盘,美的置业报收每股14.96港元,涨3.6%,总市值185亿港元。